WFU

2020年9月27日 星期日

各式課程心得

課程心得:許承越 




跟我寫流行病學筆記生物統計學筆記的原因差不多,希望可以藉由「整理」與「分享」的過程,來敦促自己整理重點筆記,除了希望可以跟有興趣的朋友們討論、讓自己在未來有需要時可以參考與使用、也希望可以好好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

以下是我自己上過比較有興趣的課程的心得整理(陸續更新中):

課程心得: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作者:許承越


   photo credit to: unsplash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是一堂 MPH 課程的必修課程,雖然只有 0.5 學分,不過我對於這個議題很有興趣,而且這堂課的討論內容也讓我開始去思考,到底什麼讓大家的健康狀態不同?


什麼是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中文被翻作健康之社會決定因素。其實不管是英文說法或是中文的翻譯,都不是很好。因為英文 determinants 或是中文的決定因素,都暗示著直接而明顯的因果關係。

大家可以思考看看,「收入較低的族群比起收入較高的族群,更有可能有較差的健康狀態」,或是「平均而言,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們比起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們,更有可能有較差的健康狀態」,是真的因果關係嗎?(關於因果關係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的定義是:人們出生、成長、變老、以及工作的生活條件與環境。這些條件與環境會受到金錢、資源、與政治權力在區域性、全國性、以及國際性的分配狀況的影響。

也就說,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每天生活的環境、條件、與狀況的影響。
這個概念其實也是要等到1970-1980年代人類對於醫學與生物學已經有了大致上全面的了解後,才開始發展出來的。科學家發現,很多流行病學的現象,並不足以用單純醫學與生物學的角度來解釋。為什麼某些健康狀況,在不同的人口族群之間會差異這麼大呢?

這邊要先定義兩個常常被混淆的名詞,Inequality 以及 Inequity。

Inequality的意思比較接近不相等,指的是不同族群之間的不同健康狀況,代表數據上的不同,自然存在的不同狀況。

Inequity的意思比較接近不平等,表示的是健康狀況的不相等,是來自於不公平、不公正、而且其實可以改變的社會結構性問題。

例如: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居民,比起日本人的僵直性脊椎炎盛行率還要高。這是對健康狀況不同的描述、可能也是一種基因分佈的自然現象,是一種 inequality;但是某個缺乏公衛基礎建設與醫療資源的國家,新生兒的死亡率比有完善公衛醫療系統的國家還要高,而且其中死亡原因大部分都不是不可治癒的疾病,那麼我們就可以說這是一種 inequity。

至於為什麼要關心 health inequity 的問題呢?因為科學家認為,處理健康不平等的狀況並改善系統系的問題,會帶來最大幅度的公共衛生改進。最重要的是,因為 health inequity 的問題是先天上不公平卻又可以改善的,所以我們應該盡力去改善。

要改善 health inequity 之前,我們必須先瞭解與分析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幾個思考的面相


分析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時,我們會粗略以幾個面向來看:

收入


無論是絕對貧窮(不同國家或組織會有不同定義絕對貧窮 (absolute poverty) 的標準,收入落在這條線以下的人們被稱為絕對貧窮。)或是相對貧窮 (relative poverty),則是指一個人的生活水準雖然不到絕對貧窮,但是無法比得上同一個地區或是國家其他人的最低生活水準。)貧窮對於人的健康狀況都會產生各種直接而間接的影響。

包含飢餓與營養不良、不充足與不新鮮的食物對人體造成的影響、慢性的壓力與絕望對於精神狀態的不良影響、長期暴露在反覆的高壓力之下也會身體內分泌或神經內分泌的影響。

甚至,貧窮有更高的機率促使人們鋌而走險從事高風險或違法,但有報酬的活動;貧窮甚至也會讓人們不敢去看病,因為會花太多錢。

性別


許多地區還是有不同性別同工不同酬的問題,例如女性沒有獨立自主的經濟與社會地位,所以在很多國家不少婦女仍然會因為害怕丈夫的反對而出門去看婦產科醫師。在許多非常父權的社會制度下,女童被視為比男童更無用,所以也很自然地不被重視與照顧。

此外,性別少數的人們在很多國家還是無法安全地公開自己的性向,更別說可以尋求精神上與醫療的協助。

另一方面,傳統上在父權制度上較為強勢的生理男性也會有許多問題,例如男性從小被鼓勵要忍耐跟堅強,所以許多男性身體或心理出了狀況也不願意求診,或者追求陽剛的社會期待讓男性比起女性而言,更容易從事高風險的競爭活動;這也是性別不平等造成的健康問題之一。

就算今日不同性別之間已經比以前平權許多,世界上大多數地區仍然有許多改善的空間。許多性別不平等的狀況會影響人們的健康狀況。

種族


種族之間的不平等也是許多國家的大問題。在政治經濟與社會地位上都較為弱勢的族群,常常也具有較多的社會狀況與健康問題。不只是收入上會有所差距,而且在政治權力與權利分配上的差別也會進而造成資源分配上的差距,導致人們的健康狀況有所不同。

舉例而言,以美國來說,高加索裔白人與非洲裔黑人之間,至今還是有很大的社會、經濟、政治差別。許多疾病與健康問題的分佈狀況,非洲裔族群都有比起白人更高的盛行率與更差的預後。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巴爾的摩的蝴蝶。

巴爾的摩蝴蝶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所在的馬里蘭州巴爾的摩 (Baltimore, Maryland),是少數美國的大都會中,黑人族裔遠高於白人族裔的城市。然而打開巴爾的摩的地圖,你會發現不同區域之間鮮明的差別。


這是google map中顯示出的 Baltimore City 的範圍,紅色的地標是Johns Hopkins 的公共衛生學院。

下一張圖,是美國的best neighborhood網站上的圖片 (連結在此


看到平均家庭收的資料分佈地圖,高收入與中低收入的區域,有明顯的分界了嗎?

接著再看看 Feature 這個美國網站中的圖片(連結在此


圖片中,藍色的點點分佈是黑人人口,粉紅色的點點是非拉丁裔的白人人口。藍色的分佈,很像蝴蝶的翅膀,所以被稱為巴爾的摩的蝴蝶。

接著,來看看美國的線上多語言媒體哈芬登郵報(連結在此)的圖片

上圖左邊是黑人人口的比例,右邊是15-64歲人口中失業的比率。

上圖是巴爾的摩閒置或廢棄空屋的比例。

上圖左邊是2015年的犯罪逮捕數量,右邊是2013-2015年間與警察有關的開槍事件分佈。

上面三張圖片都來自 Huffpost的網站報導截圖,再次附上連結在此讓大家參考

其實看到這幾張圖片心情有點沈重,也讓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因為這三張圖也是老師上課時有提到的。說來慚愧,我自己其實也很少驚覺到族群之間的不平等,如何在社會、經濟、政治、健康上分佈,並且如何深深地影響人們。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以及 health inequity 確實在不同國家以不同面向存在,他們也對人們的健康狀況產生了很大程度的影響,這也確實是我們的醫療衛生系統與我們的社會應該注意的。


如果要看我其他課程的心得,請點這裡的連結:流行病學、生物統計學、與公共衛生筆記





 



課程心得:Public Health Policy

作者:許承越


   photo credit to: unsplash


由 Dr. Joshua Sharfstein 開的 Public Health Policy 是一堂我非常喜歡的課,有非常多的收穫。

作為一名小兒科醫師,Dr.Sharfstein 的生涯很多采多姿,他曾經先後擔任歐巴馬政府時代 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副局長以及巴爾的摩的衛生局局長。

在第一週的課程中,Dr. Sharfstein 邀請了另一位也是 Johns Hopkins 的 Health Policy 的教授,Dr. Keshia Pollack Porter,來分享他的研究。Dr. Pollack Porter 在2018年寫了一篇The Importance of Policy Change for Addressing Public Health Problems(連結在此)討論政策的改變對於我們處理公共衛生問題的影響。

這篇文章曾經被美國的CDC(疾病管制署)拿去作為教材教導員工,告訴他們在設計與調整政策時應該注意哪些事情,而我讀完後也產生很多新的想法。這篇文章主要告訴我們,制定與改變公共衛生政策有四大原則:
  • 使用科學證據來制定政策。
  • 考慮健康平等的問題(health equity)
  • 研究-政策的轉換策略(用各種方式增加對政策的研究,以得到適合作為政策制定的數據與證據,同時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過程中,也要考慮各種利用研究方式來調整政策的可能性。)
  • 制定政策時,要將實施的各種情況與未來可能納入考量。(政策不是制定完就沒事了,而是應該要不斷地修正,因為制定後才是真的開始。)

在接下來的課程中,Dr. Sharfstein在課堂裡也多次分享對於公共衛生政策的看法及他自己在公共政策上的經驗,同時也解釋了公共衛生政策制定的過程、影響因子;從私人公司方針、政府施政計畫、行政命令、到法律,其實都是廣義的政策,政策也與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密切關聯。

他也提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便是基本上所有的政策都是各種層級的政治角力過後的結果、是各方商議與妥協過後的產物。正視這件事情,才可以比較全面地去以不同角度制定政策、評論政策。

這種鼓勵學生積極看待政治的影響並且理性討論政治的態度,我覺得很棒;在台灣的教育中,或許因為社會文化背景不同的關係,比較少見,不過我認為關心政治與其他公共事務的重要性,在這變化越來越快的世界中會越來越高,而且大家也會越來越能接受,畢竟政治與生活是息息相關又密不可分的。

不僅如此,他也非常盡責地在今年7-8月的課程中他也加入了不少與 COVID-19 相關政策的議題與討論,望可以讓我們吸收到最新的資訊與知識。

此外,我很欣賞的一點是,他一直不斷地強調,正確地實行與宣導公共衛生政策,與正確的公共衛生政策本身同等重要。也因此,這堂課裡有一部份的篇幅是在教如何有效率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如何說服人。

我覺得這也是很值得學習的地方,因為如何有正確又有效率地傳達訊息,本來就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然而這卻是在我們的專業教育系統中常常被忽略的部分,不管是在醫師對病人、政府官員對一般民眾、設計師對客戶、老師對學生,如何與知識、資訊、與認知有落差的對象有效率地溝通,真的是一個值得持續學習的議題。

不過就算有良好的溝通技巧與說服力,想要有效率地實施與宣導你的政策,仍有不少眉眉角角。你必須釐清各個層級的政策制定流程、找出對決定政策有影響力的關鍵人物、判斷可能的政治力量與利益糾葛、更重要的是要有清晰的政策分析能力。

也因此,除了一系列的課程以外,這堂課也有三個我覺得獲益良多的作業:

分析政策制定者

想要影響政策的制定,一個很有效的方式是分析會影響政策方向的關鍵人物。分析這名人物的背景、身處位置的權利與義務,以及他未來可能可以處理政策的方向,都是你進行政策分析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政策備忘錄

今天在遇到一個問題時,你有機會向政策決定者提供意見、甚至你自己就是政策決定者。你要怎麼去處理呢?

遇到一個問題,有很多不同種的處理方式。如果想要簡單明瞭地比較,可以試著用量化的表格來呈現。


從這邊可以看到,政策的確是各個考量點之間妥協的結果,不過在制定政策時,也應該以當下面對問題的優先狀況來考量,並試圖找出最合適的政策。

電梯簡報elevator pitch

有天你剛好搭電梯時就遇到了影響這個政策的關鍵人物,你只有30-45秒左右的時間向他說話,你該怎麼說?

某天很忙的政府官員答應在他的重要會議前留個十五分鐘跟你碰面,但你開始講話時他突然告訴你我等等很忙,你可不可以在一兩分鐘之內把重點告訴我?

你參加某個重要會議充滿了政策相關的重量級人士,主持人突然cue你說請你分享一下你的想法,你應該怎麼利用這個大好時機來影響政策制定與執行?

這些都是Dr. Sharfstein親身經歷過的事情;而他的心得就是:隨時準備好。你對一個議題很有興趣,很有熱忱,那就應該隨時在腦海中準備好幾個版本的 presentation。45秒、一分半鐘、五分鐘、十分鐘的版本最好都可以隨時開講,當機會突然出現時不會有時間給你慢慢準備的!

機會真的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而且只有提早準備好才能算是隨時準備好。

Elevator pitch在近年來很流行,網路上已經有很多更專業的技巧分享,大家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

Public Health Policy課程的分享就到這邊結束,這真是一門讓我受益匪淺的課,不僅讓我對政策本身有了更新的認識、同時也對許多公共衛生議題的討論有更不一樣的想法。

如果要看我其他課程的心得,請點這裡的連結:流行病學、生物統計學、與公共衛生筆記








2020年9月26日 星期六

研究所申請心得-6:準備時間與預算

 作者:許承越


    photo credit to: unsplash


本篇為我申請研究所時,準備時間安排以及需要預算分享;其他部分心得請參考本文最下方連結。


準備時間


先說,每個人的時間分配、行程優先順序、工作課業量、準備文件所需時間都不一樣,我覺得準備申請時只要定好計畫時程表,並且按部就班完成就可以了。以下單就我自己的狀況分享。

另外,有些人會多報名幾次GRE跟TOEFL當備案,考上了再把考場讓給別人,但我自己衡量一下覺得應該還好,所以都是一戰結束。英文考試其實是個門檻,當然分數高一點是好事,不過也不要太執著一定要超高分,SOP、CV、推薦信都更為重要,而且學校評估我們應該是把我們當一個package,會用各個面向來看,所以大家自己衡量一下時間。

當初爬文以後大概看了一下各個學校大概的deadline、申請需要項目的準備時間等等。我自己是因為不想那麼趕,想要預留一點時間提早送出申請文件,所以算是相對早就開始慢慢準備的,優點就是時間很充沛,可以注意好每個細節;缺點就是到了後面可能會彈性疲乏,還好最後結果都是順利的。

除此之外,強烈建議大家在自己不能控制的時間上,例如WES成績單認證、請老師幫忙看你的推薦信之類的事情上,多預留一點時間。

也記得要在自己申請學程的 deadline 前提早至少一至兩週送出。


我自己的時間軸大概是:

12月以前研究各個學校資料、爬文、找念過的學長姐問問題,但就無壓力輕鬆找。

1月初開始準備GRE、去補習班上課。

4月底考GRE。

5月初開始準備TOEFL、去補習班上課。

7月底考TOEFL。

8月開始擬稿、準備SOP、CV、推薦信、不斷地修正內容跟細節。月中SOPHAS開放下一年度申請者登記;研究SOPHAS申請平台、WES系統怎麼操作等等技術上的細節。

9月繼續撰寫SOP、CV、推薦信、不斷地修正內容跟細節。

10月繼續撰寫SOP、CV、推薦信、不斷地修正內容跟細節,請人潤稿微調,然後稍微修改原始版本的CV成為各個學校客製化的版本。月初將我的成績單寄送至WES認證。月底收到WES通知認證完畢。

11月初送出全部的SOP、CV、推薦信,給SOPHAS去verify、月中SOPHAS表示收到我的WES認證成績單、月底SOPHAS表示申請程序都完成、開始陸續收到申請的學校寄來的確認信說有收到我的各個申請文件。

需要預算


因為之前爬文好像比較人統計零零總總得花哪些錢,所以我有統計零零總總大概花了多少錢。

  • WES 成績單認證
    • 認證費用217 USD
    • 寄送紙本成績單費用900 NTD (DHL寄送)

  • SOPHAS
    • 報名費用第一間 135USD,之後 每多一間學校多 50USD

  • 英文考試
    • GRE:報名費 205USD、寄送電子成績單到 SOPHAS 為 27USD/每間學校
    • TOEFL:報名費 190USD、寄送電子成績單到 SOPHAS 20USD 直接給 SOPHA(一份就可以,除非學校另外有要求再寄一份到學校。)

  • 其他費用:
    • 潤稿費用因人而異
    • 補習費用因人而異

  • 財力證明:每個學校不等,以 Johns Hopkins 為例,他會要求要有約10萬USD的銀行存款證明。如果非本人帳戶(父母、配偶、子女等等)也可以,但就是要再寫一份證明書(他到時候網站上會有模板讓你下載)一起交上去。

  • 學費:每個學校不等,各個學校網站上應該都有列出來。

  • 生活費:每個地區不等,但通常學校上面列出來需要你提供的財力證明的數字通常大概是你在該校園生活一年(生活費+學雜費房租等等)需要的費用。


關於我申請研究所的準備時間與可能預算的分享到這邊結束,其他部分的心得,可以參考下面的連結:

研究所申請心得5:英文考試心得

 作者:許承越


    photo credit to: unsplash


本篇為我申請研究所時英文考試的分享;其他部分心得請參考本文最下方連結。



先來揭露conflict of interest一下,為了有效率地完成英文考試,我有補習,補習班選字神補習班。我覺得還不錯,課程內容很充實、老師也都很專業,發獎學金也很爽快。這是我當初領獎學金時的心得。

再者英文並不是我的專業,跟很多神人比我英文程度真的只能說很普通而已,只是純粹分享我上課考試的心得。至於要不要補習就看人囉,我是覺得我也不是全職考生,選擇用補習的方式來迅速處理掉英文考試應該比較有效率,所以有補習。

以下分別分享我GRE以及TOEFL的心得。


GRE


考試成績:V161 Q168 AWA 4.0 總分329分
考試地點:一戰高雄火車站前地球村
考試日期:2019/04/20
備考教材:字神全套講義、考滿分機經題

前言


首先感謝字神補習班各位老師及助教的幫忙,尤其感謝Neal老師不斷的協助、鼓勵以及舉辦讀書會,讓我一戰就可以有不錯的成績。

準備GRE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所以大家在準備的過程中真的不要氣餒,爬個文就會發現很多國外名校的學生也是邊準備邊該該叫XD好好堅持到最後、忍住不要放棄、適當調整自己的策略、定期檢視自己的讀書計畫,一定可以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與成長的。既然都要這麼痛苦了,就當作是讓自己英文迅速進步的磨練吧。

我從開始上課到上場考試大概花了三個半月多一點的時間,由於我在準備過程中白天都在醫院實習,比較完整可以讀書/上課(都是video班)的時間剩下平日晚上跟週末,所以想說這樣的準備方式應該可以給白天還要上班上課的人們一點參考。

以下文章簡單分享一些自己備考的心得與想法,難免有些地方會流於主觀或是有所不足,請大家見諒。

關於托福GRE考試先後


關於托福跟GRE考試順序:我覺得因人而異,我因為對自己的英文底子還算有信心、英語的日常生活聽力口說也OK(跟母語使用者聊天以及基本溝通沒有問題),所以直接挑戰GRE,準備比較困難的reading跟writing、衝高字彙量,這樣之後繼續一口作氣準備托福(尤其是閱讀與寫作)會比較輕鬆一點。但我覺得如果覺得對自己英文底子比較沒有把握的人,可以考慮先準備托福慢慢累積實力打底,最後再挑戰GRE比較好。


Verbal


結論:請扎扎實實的把GRE單字背熟!單字是GRE最重要的部分。

康老師跟Neal老師都有提過,GRE其實不是語言考試,而是邏輯考試。考試使用的邏輯都不會很困難,不過單字卻真的是很難QQ我自認英文底子還算可以,不過一開始打開GRE的單字列表的時候也傻眼了很久;真的有很多平常看不到的字,大概只有學術文章裡面才會出現,而GRE就是要考你這個。再次強調GRE最重要的就是單字,只有加強自己對單字的掌握度,才有可能考出令人滿意的成績。

我是上Neal老師的字彙課程。課程就是把老師整理出來的高頻一千單字帶著我們一個一個瞭解,在講解一個單字的時候也會順便補充字根來源、也常常會把同義反義字以及義近字補充在一起、還會介紹我們一些好用的免費線上資源,最後老師會給我們一份字神整理過的2000單列表,真的把這2000單弄得滾瓜爛熟verbal的部分應該可以不用擔心了。Neal老師不斷強調,對於單字的掌握度跟熟悉度非常重要,不斷背單字的意思但卻不熟悉這些單字的用法與意義是沒有用的。比起背單字的數量,質量更重要,貴精不貴多。


填空題:盡量善用技巧,不過還是語意為主。

如果想要把verbal的部分衝高,一定要好好把握填空的部分。相對閱讀題,填空題題目較短、也比較明確、所以較好拿下分數。除了比較好掌握以外,填空課程中老師教到的一些實用技巧,對於之後閱讀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幫忙。

我上的課程中有幾堂課是康老師的課、幾堂是Neal老師的課。老師在課程中介紹了各種有用的技巧,例如判斷連接詞、語意正負的轉折、前後句子的因果關係等等,讓填空的題目都容易了不少。不過不管是康老師或Neal老師都有強調,解題技巧雖然很好用但仍然是輔助工具,正確答案還是必須依照句子的語意為主。

我自己面對填空題的解題方式是先把句子讀過一遍,如果看得懂就直接填答案,如果不是很確定的話,就看一下注意語意轉折、前後句子的對等或因果等關係,看看能不能解出答案,在後來單字背得熟的狀況下寫題目大概都可以對個五六成、搭配上老師上課提供的有用技巧,考試前最後刷題狂累積經驗值的時候大概都可以對個七到八成。


閱讀題結論:堅持下去,不要放棄QQ。

一開始碰GRE的閱讀題時真的每次都在懷疑人生QQ 剛開始做閱讀題時,真的要花很多時間才能看完一題,但是基本上都看不太懂,因為就是各個專業的學術文章,而且看多少忘多少QQ (看到這麼多QQ大家應該可以想像GRE閱讀的艱困程度…不過聽說GMAT以及LSAT的閱讀更痛苦,請要考的同學加油吧QQ)。

但還是一樣不要放棄!利用艾老師跟康老師上閱讀課程裡面提到的各種技巧、搭配填空題裡面Neal老師跟康老師提供的各種技巧,多多練習、堅持下去,後面一定可以感受到進步的幅度有上升的。由於GRE是邏輯的考試,因此閱讀測驗中很多東西其實就是要謹記因果邏輯與是非對錯來判斷題目選項的對錯。

邏輯題結論:記熟上課提供的邏輯判斷方式。
GRE的邏輯並不會非常困難,其實就是把邏輯課程的判斷方式熟記於心,遇到題目通常都可以迎刃而解。


Writing


GRE的作文有分argument以及issue兩種,個人認為argument比較好寫、issue比較困難一點。argument其實就是記得威廉老師上課提供的建議、然後稍微寫一些自己習慣的轉折詞當作論述的模板、多想多練習、就沒問題了(考驗大家平常找人吵架的能力XD)。

Issue的話有些題目還真的有點難,可能用中文寫也會有點挑戰性,但我覺得用艾老師上課說明過的方式去寫應該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一樣是多想多練習、沒時間寫那麼多篇來練習的話,可以把黃寶書裡面常見的題目都想過一回。

我自己兩個都各寫了10篇左右,每次都有計時,寫完仔細檢查檢討、看看有沒有文法錯誤、以及有沒有更好的舉例或寫法。

其他通用技巧 (GRE跟托福的作文我覺得都適用,這部分我也有打在GRE的心得中):可以準備一本筆記本,除了背單字以外也可以抄寫一些自己看到的名言佳句,然後也可以分類來想idea,用上面提到的簡單分類方式(教育、科技、政治、環保、體育)等等。

例子最好是用國際上大家都知道的,古今中外的有名故事等等。例如邱吉爾二戰的時候成功領導英國阻止德國入侵英國本土甚至到最後盟軍獲勝、你可以說因為他有堅定不拔的意志(懂得在困境堅持下去)、也可以說他因為他非常善於激勵人心讓大家團結作戰(知道身為一個領導者要如何帶領大家面對挑戰、鼓勵下屬)、或是他很了解也善於跟國內其他政治對手合作(了解團結或是隨機應變的重要性)、隨便你掰。

論述的方式,也可以用一些罐頭回答(尤其是argument要論述的時候),例如很(沒)有效率、很(不)方便、對身體很(不)好、很(不)省錢很(不)省時間、等等。

除此之外也可以用一些自己習慣常用的轉折詞,建立一些自己常用的論述方式跟轉折,因為英文文章很重視因果邏輯前後關係,所以如果用一些漂亮的轉折詞來作陳述會很加分。



Quantitative


結論:不用擔心、但也不要掉以輕心。

台灣的學生都被訓練得很會考試,大家也都說相對於V的困難,Q真的對台灣學生是很甜很好拿分數跟建立自信的部分,所以我覺得數學的部分不需要太擔心,比較多人會有的問題可能不是不會題目,而是題目看不懂。

建議大家可以先看一下計量常見數學名詞列表、然後做一些計量的題目,看看自己對題目敘述跟語意的瞭解大概到哪個程度,再來評估自己需要花多少時間。

我個人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在數學上。主要就是準備verbal 部分準備得很崩潰的時候再來上數學寫寫題目讓自己有信心一點,我自己也只有把講義的題目全部做完、弄懂就去考試了,沒有特別刷題目或是寫機經題。

但是雖然說GRE的Q不難,不過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我個人覺得ETS有調整過GRE的Q的部分,真的越出越難,跟幾年前的題目比難度有上升(自己偷偷猜可能亞洲人考Q都考太高了讓美國人不爽了) 有時候一些題目擺明了就是不想給你滿分的XD

我考試當天還真的遇到了兩三題超傻眼完全想不出來怎麼寫的計量題目。我覺得理組同學比較不需要擔心,把常見的數學名詞記熟、講義跟題目弄熟其實就很足夠了;就算是對文科同學也一樣,把最基本的東西弄熟、多多練習、寫寫機精題,應該也夠了!

準備計量的另外一個部分就是,不要一直執著要170滿分,一直執著要滿分反而會患得患失影響自己的心情跟分數。計量這幾年真的有越來越難的趨勢,其實有167以上就算是很好的分數了,應該要把時間跟精力盡量花在verbal上。(把verbal衝高比較有效率)


讀書計畫:


大概花了一個半月把全部video課上完,那時候蠻密集上課的,都是利用下班後以及周末上課。上完什麼課就在下次上課之前複習完畢,我覺得這個複習的習慣蠻重要的,我建議大家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在video上完以後還是留在位子上,多花個半小時一小時把今天教的地方跟筆記都好好複習一次,如果有地方不清楚或是不確定就再把video轉回到那個地方再看一下;這樣會加深很多印象,之後複習起來也會有效率很多。

全部的課程上完以後大概還有兩個月考試,我就再把所有講義拿出來大概花了兩個禮拜從頭到尾複習一次。

然後開始刷題目,到考試之前的一個半月每天我基本上就是

背單字(用講義背、背完以後複習康老師跟Neal老師的兩千單,然後瘋狂來回複習自己的單字本跟兩千單)。

寫個考滿分機經題填空大概5回(一回10題)、閱讀寫個4-5篇(長短篇搭配就按照當天精神狀況而定),寫完仔細檢討,不會的圈起來等讀書會討論。

很崩潰的時候就寫寫數學題目建立自己的自信心,然後寫題目寫得很煩的時候也可以寫寫作文換換口味。

中間如果Neal老師有辦讀書會我都會盡量參加。想自己辦讀書會也可以問字神櫃台有沒有同學想一起辦,或是上網找人一起辦。

一直不斷檢討自己錯過跟不熟的地方。檢討訂正很重要、檢討訂正很重要、檢討訂正很重要(超級重要所以重複三次)。


我自己的單字背法分享如下


老師上課以後先把講義的單字跟老師補充的字弄清楚、弄清楚意思及用法等等。全部的字彙課程上完以後加上老師補充的單字以後我粗估大概有1400個單字左右。

然後我接下來會再重複重頭開始背兩次。之後在寫題目、刷機經題、或是任何有遇到不會單字的機會時,就寫在我自己的小本子上。建議大家可以使用活頁紙,方便整理跟把可以比較的單字們歸納在一起。我自己會習慣用不同顏色的筆來寫下不同類型的單字。

方法供大家參考:藍色是感覺沒看過、第一次看到的單字;紅色是印象中已經看過的單字,但忘記意思或不確定意思;黑色的我會一次寫好幾個可以比較的單字(同義反義、字根相同、拼音相近但意思不同等等)。

最後考前的單字我只有重複刷兩個部分,就是自己的單字小本跟老師給的2000單列表。

背單字就是想到的時候就背,白天有空檔的時候拿單字本出來翻一下。寫題目就留到下班以後回家,利用完整的幾個小時一股做起寫完題目跟檢討。

我覺得大家可以衡量一下自己每天下班後的精神狀態,像我自己的話極限是最多最多下班再讀四個小時英文,再超過就不行了。

所以我課程上完後安排讀書計畫的時候就會以平日下班後一天最多最多三到四個小時來安排,建議還是要把時間分給其他事情,比如休息或耍廢、陪陪家人朋友、以及完成一些白天工作上可能還未完成或需要額外投注心力的事情,不然最後一定會很厭世很沒力、更別提好好考試了。

準備GRE是個痛苦的過程,所以時間分配很重要,千萬不要讓自己變得彈性疲乏,一定要好好調整,希望大家都能撐住也可以一戰順利拿到自己要的分數!

考前一個月跟考前兩個禮拜的時候我去字神寫了兩回模擬考題,分數兩次都落在326左右。考前一個禮拜跟考前兩天寫了兩回線上題目(GRE報名的時後送的兩回免費線上測驗練習),一次328一次329,最後我考了329,所以我想這個測驗大概是準的XD。


考試當天情況&考場回報


很推高雄火車站前地球村!(其實原本是太忙了太晚才報名只剩這個考場,但沒想到很不錯!)
前一天晚上先抵達高雄借住親戚家,然後隔天早上到高雄火車站(搭捷運或火車都可以到)考試,地球村離火車站不遠,走路一下就到了。電腦之間都有隔板、不會被隔壁的人干擾。考場明亮寬敞、鍵盤跟滑鼠用起來都頗順手,冷氣很涼很舒服(但建議怕冷的人還是帶個外套)。考場服務人員都很專業也很親切、中間休息我在外面吃點東西休息的時候還會出來微笑提醒我們。


TOEFL


前言


雖然我跟板上很多隨便準備就輕鬆破110的神人們,自己還真的差得遠了。但是如果有人認為自己的英文底子還算可以,也打算先挑戰GRE再挑戰托福的人,或許可以參考一下我的心得。另外自己心得難免流於主觀或有些疏漏,如果有人想要討論或指教非常歡迎私訊我。

當初因為生涯規劃而得知要考托福跟GRE以前,爬個文、自己衡量一下,自認英文底子還可以,日常生活口說聽力也還可以,所以想說直接挑戰比較困難的GRE,練過GRE的verbal 以及寫作,準備托福的閱讀跟寫作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相較於準備GRE的痛苦,托福我覺得沒那麼痛苦。上完字神GRE課程跟考試完以後,我其實也只有把字神的托福講義看熟讀熟、參加口說讀書會、寫寫TPO,沒有額外特別多練TPO以外的題目就去考試了。

但相信我,好好把講義弄熟弄懂就很足夠了。 讀書重質不重量、貴精不貴多。

除此之外我覺得也可以休息時看看美劇跟聽英文歌,順便訓練自己的英文口說聽力與理解能力。

各科心得

Reading


我是上康老師的閱讀課,老師講解各種題型跟技巧都很清楚仔細,好好弄懂弄熟功力會大增。上完把講義讀個大概兩遍,之後刷刷TPO閱讀題目,把錯的地方檢討好、不會的單字背起來,沒事的時候看一些國外新聞跟報導可以增加閱讀的語感。

因為考托福之前準備GRE也上完字神GRE的課程,所以單字跟閱讀量有衝起來,準備托福的閱讀就輕鬆很多了。


Listening


我是上布曦老師的video聽力課,老師在上課裡面分享了很多有用的聽力技巧以及筆記技巧,學習起來不只是托福,以後如果出國留學上課、學習、討論會、工作都會有用的。

雖然老師交代的功課有點辛苦,不過多做幾次以後就會越來越熟悉托福的聽力題型,也會感受到自己進步的。而且雖然是上video班不過傳問題給她,她都會很親切也很有耐心地給很多feedback。

雖然這些技巧都很實用,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持之以恆累積自己的英文實力(這個老師上課的時候也有強調),因為無論是要留學、開會或工作,英文聽力的理解都幾乎每天會用到,所以我覺得可以當作累積自己實力的一部份,多聽各種文章、當作增廣見聞順便練習。

另外我是因為時間配合不上面授課,所以上video班,不過我覺得如果時間跟行程允許的話可以上面授課,效果應該會更好。


Speaking


我是上Cindy老師的面授課,Cindy老師全英文授課,而且他每次上課都會要求學生跟不同的同學坐,強迫全英文對話,雖然有一點累不過幾堂課下來真的顯著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我覺得口說課可以的話上面授課最好,因為可以直接跟老師同學對話,也可以很容易找到讀書會夥伴。

Cindy老師的課我覺得模板很好用,記住3-6題的模板,有看清楚跟聽清楚題目的內容其實就可以輕鬆應付。另外萬用idea很好用,在1.2.5題中都可以把很多東西推給很方便、很有效率、幫助很多、很省錢很省時間等等罐頭回答。

Cindy老師真的讓人大推!很耐心也很細心,在上課前跟後他也會坐在那邊願意跟你說英文聊天練習,也可以問問他對一些申請留學、出國工作的看法。上課時同學們在練習時也會一直下來給各種feedback跟提供同學可以說得更好的方式。考試的時候可以想到Cindy的語氣跟臉,就想如果遇到這種題目Cindy大概會怎麼回答,就對了。

另外我覺得口說最重要的就是多練習。找到志同道合的讀書會很重要,我覺得讀書會裡面練習的題目,可以一半是大家回去先練習過的,過來讀書會直接講、其他人給feedback,另外一半是大家先不要看題目,當場講當場練習。

除此之外我覺得因為托福口說的很多題目都蠻類似的,因此可以拿個筆記本建立自己的idea bank(跟我下面會提到的寫作也是),都用一些罐頭回答(Cindy上課也會提到),就比如說你喜歡煮菜,很多題目都可以用煮菜回答。例如:

Q:你最喜歡的地方是哪裡?A:我祖父母家的廚房,因為我的家人跟我都很喜歡煮菜,我們會邊煮菜邊聊天,很開心,共享了很多回憶,而且自己煮菜很健康,可以用不油膩的烹煮方式,對家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Q:你最喜歡讀哪種書?A:我最喜歡讀食譜,因為我喜歡煮菜,讀食譜可以讓我在短時間內學到很多菜的作法,很有趣;學到新菜的作法以後我可以做給家人朋友吃,跟大家都很開心,對大家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Q:你覺得大學生最重要的是哪種生活能力?A:煮菜,因為自己煮菜比在外面吃省很多錢,除此之外也可以確保不要加太多調味料、用健康的食材,等等。

大概是類似這種概念,煮菜啦、運動啦、看書啦、旅遊啦、隨便你掰,這種技巧其實writing也可以使用上,大家可以多找點自己熟悉的萬用例子多練習看看。

可以想一些常見的題目(教育、科技、人際關係、政治、媒體等等),然後試著用類似的方式去回答。

到了考前大概三周開始,我會每天練習一回TPO的口說題目,把每個都錄下來,講完以後自己多聽幾次看看是不是有複數的s或是動詞過去式結尾的輕音ed沒發到等等,或是有沒有更好的回答方式。沒是多看英文的youtube影片或是美劇然後自己跟著模仿他們講話增加語感也是不錯的方法。口說就是要多講多練習XD


Writing


托福的寫作課程我是上威廉老師的課,大推!威廉老師的小冊子有各種好用單字、轉折詞、名言佳句,真的是寫作的好幫手,可以有事沒事就拿出來翻,也可以把自己的idea跟筆記寫在上面。而且就算是上video班,繳交作業時威廉老師也會非常熱情親切地給你各種feedback,想要問什麼問題他也會很仔細回答你,讓人充滿了自信與正能量XD

托福的寫作分成整合寫作與獨立寫作,我覺得不管哪個有記得威廉老師的技巧跟重點、不要離題,多寫多練習應該就夠了。不過在聽整合寫作的聽力的時候真的要專心聽,我自己當初考試的時候考到writing部分的時候已經有點恍神了,就剛好有一句應該要打的點沒有聽清楚,所以沒有寫進我自己的回答裡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W才是兩篇GG的最低分24分。

自己當初就是上課上完以後寫作業交給威廉老師改,然後自己準備其他東西累了的時候就寫寫文章換一下口味,最後整合跟獨立我大概都各寫了10篇左右,每次都有計時,寫完仔細檢查檢討、看看有沒有文法錯誤、以及有沒有更好的舉例或寫法。

其他通用技巧 (GRE跟托福的作文我覺得都適用,這部分我也有打在GRE的心得中):可以準備一本筆記本,除了背單字以外也可以抄寫一些自己看到的名言佳句,然後也可以分類來想idea,用上面提到的簡單分類方式(教育、科技、政治、環保、體育)等等,例子最好是用國際上大家都知道的,古今中外的有名故事等等。

例如邱吉爾二戰的時候成功領導英國阻止德國入侵英國本土甚至到最後盟軍獲勝、你可以說因為他有堅定不拔的意志(懂得在困境堅持下去)、也可以說他因為他非常善於激勵人心讓大家團結作戰(知道身為一個領導者要如何帶領大家面對挑戰、鼓勵下屬)、或是他很了解也善於跟國內其他政治對手合作(了解團結或是隨機應變的重要性)、隨便你掰。

論述的方式,也可以用一些罐頭回答(尤其是argument要論述的時候),例如很(沒)有效率、很(不)方便、對身體很(不)好、很(不)省錢很(不)省時間、等等。

除此之外也可以用一些自己習慣常用的轉折詞,建立一些自己常用的論述方式跟轉折,因為英文文章很重視因果邏輯前後關係,所以如果用一些漂亮的轉折詞來作陳述會很加分。


讀書計畫


當初考完GRE以後耍廢了一陣子,就開始密集上托福的課程(除了Cindy老師口說課我是上現場以外,其他都是看video),我大概花了一個月多一點點把課程全部上完(口說就跟著面授課程上),每次上完課就複習一次講義跟上課內容。

上完什麼課就在下次上課之前複習完畢,我覺得這個複習的習慣蠻重要的,我建議大家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在video上完以後還是留在位子上,多花個半小時一小時把今天教的地方跟筆記都好好複習一次,如果有地方不清楚或是不確定就再把video轉回到那個地方再看一下;這樣會加深很多印象,之後複習起來也會有效率很多。

有空可以找要準備的朋友同學一起辦讀書會,不管是聽說讀寫都可以,重點是明確訂出要討論的內容跟形式,確定大家都在狀況內,也在每次讀書會前都確定大家知道要討論什麼怎麼討論,個人覺得時間控制在2小時左右差不多,太短等於沒討論、太長會沒有效率。

上完再一次把全部講義都好好複習一次,(上完到考試大概還有一個月)然後接下來認真刷TPO、每天平均分配時間給聽說讀寫四個部分。

基本上我是每天都有固定寫幾篇閱讀題目、寫一點作文、練習一回TPO口說、聽三回聽力,不過長度跟內容就依照當天的精神狀況跟時間多寡而定。做完以後全部認真訂正檢討,考前不斷複習錯過的地方。

從上完課到去考試的一個月大概每天下班回家以後都是這樣,然後就去考試了。我覺得大家可以衡量一下自己每天下班後的精神狀態,

像我自己的話極限是最多最多下班再讀四個小時英文,再超過就不行了。所以我課程上完後安排讀書計畫的時候就會以平日下班後一天最多最多三到四個小時來安排,建議還是要把時間分給其他事情,比如休息或耍廢、陪陪家人朋友、以及完成一些白天工作上可能還未完成或需要額外投注心力的事情,不然最後一定會很厭世很沒力、更別提好好考試了。

另外順便補充一下我背單字的心得(在我的GRE心得中也有提到):

寫題目、刷機經題、或是任何有遇到不會單字的機會時,就寫在我自己的小本子上。建議大家可以使用活頁紙,方便整理跟把可以比較的單字們歸納在一起。

我自己會習慣用不同顏色的筆來寫下不同類型的單字。方法供大家參考:藍色是感覺沒看過、第一次看到的單字;紅色是印象中已經看過的單字,但忘記意思或不確定意思;黑色的我會一次寫好幾個可以比較的單字(同義反義、字根相同、拼音相近但意思不同等等)。

最後考前的單字我只有重複刷自己的小本。我有聽讀書會的朋友說過,有先認真上完字神兩萬再刷GRE跟TOEFL的單字後會比較輕鬆,不過我因為沒有那麼多時間所以沒有先上字神兩萬就是了。



考試當天情況&考場回報


在台大語言中心考試,搭捷運到捷運科技大樓站再走路一下,在台大靠近辛亥路那側。考場規定蠻嚴格的,一開始進入考場跟中場休息回來都要讓試務人員檢查所有口袋(唯二可以帶進考場的只有外套跟耳塞,但都要給他們檢查。

手錶的話托福前陣子開始好像已經有規定任何形式的手錶都不能帶進考場了),一開始放置完背包以後就不能再去碰,不過外面有可以放水跟食物的鐵櫃。

但試務人員都很親切也很專業,遇到什麼問題舉手都會迅速過來回應,中間休息好像都是得出去滿十分鐘,時間差不多到了他們會到走廊上叫你回去。

紙筆的話會一開始一次給你六張紙,想要換隨時舉手就可以換,會馬上拿筆跟紙來給你,但是如果要新的紙的話,舊的紙會整疊全部拿走,也不可以撕下來。

考場環境不錯,我覺得算是干擾比較少的。耳機還算不錯、鍵盤跟滑鼠用起來也都很順手,我聽聽力跟口說的時候沒什麼被干擾到的感覺,座位中間有比較高的隔板,不太會被隔壁的干擾,總體而言這個考場蠻令人滿意的、交通也算方便,如果想要考托福可以考慮報名這裡。


關於我申請研究所時英文考試的心得分享到這邊結束,其他部分的心得,可以參考下面的連結:

研究所申請心得-4:WES成績單認證

 作者:許承越


    photo credit to: unsplash

本篇為我申請研究所時利用WES認證成績單的分享;其他部分心得請參考本文最下方連結。


WES成績認證心得


WES 是 World Education Services 的縮寫,是美國一間教育機構,現在美國很多學校都會要求申請學位的國外學生將自己的成績單(紙本)寄送到他們那邊,他們會換算你的成績單後幫忙寄到(電子/紙本應該都可以)你要申請的學校。

很可惜地,WES的效率其實有點糟糕,客服回信速度很慢又只會回模板化的信件,有時候換算起來的標準也不知道在哪裡,不過因為現在不少學校都有要求要認證成績單,大家只好乖乖照做了…… 

寫這篇心得的時候由於距離當初送出文件有一點時間了,所以有些細節記得不是那麼清楚,不過有盡量把重要的事情補充在這邊。

網路上與PTT留學版上也有不少心得,大家可以多搜尋參考。尤其當初看著這篇WES認證心得/PTT留學版( 文章代碼 #1RabrfSc)真的獲益良多,非常感謝。我自己的心得文也有參考這篇心得。

以下心得分成學校文件/WES 網站/寄送/寄送之後/結論等五個部分來分享。


學校文件


首先需要到學校教務處申請
  1. 英文版成績單,以 GPA 計算成績的版本。至於有沒有排名好像無所謂,我是申請沒有排名的成績單最後也 OK。
  2. 英文在校證明(如果還沒畢業)或者英文的學位證明書。
  3. 上面兩份文件一起裝進彌封信封。

請注意,英文版成績單與英文在校證明或學位證明書應該都要有學校的鋼印浮水印或是印章在上面。放進(學校官方的)信封以後,也要用學校的鋼印或印章在封口處彌封,WES那邊才會接受。

另外小技巧,如果可以的話可以請教務處的行政人員先給你看一下他們要裝進去的文件,看看上面是否有鋼印或印章浮水、以及文件內容是否清晰、有沒有印不清楚的地方,以減少被退貨的風險。


WES網站


進入 WES 的網站、申請會員、登入、用信用卡繳費以後會取得一組 Reference Number。

我選的認證方案是 Evaluation-Course-by-Course with ICAP,WES會將你的結果電子化儲存起來,日後需要加發的話可以線上付費直接加發。205USD。

接著選擇要寄送的對象,因為我是申請公共衛生碩士,剛好我有申請的學校都是透過公共衛生學位的申請平台 SOPHAS,所以寄送一份即可。30USD。

系統也會強迫你一定要選擇寄一份紙本的認證後成績單給你自己,如果沒有急著要的話通常就選standard delivery。7USD。

以上加上SOPHAS給使用WES認證的折扣-25USD,總共是217USD。

之後就可以在my account-order history-recipient那邊看到

 Recipient Information:
 Recipient 1: 我的名字
 Delivery Method: Standard Delivery - $7.00

 Recipient 2: SOPHAS(SOPHAS 是我要寄送的對象,這邊應該會顯示你要寄給誰)
 eDelivery

最下面也會顯示總共費用是多少錢。

(剩下細節有點忘記了,不過大致上應該是這樣,可以看到自己有寄給誰跟需要多少錢這樣。)

(題外話,申請留學時要上各個網站申請各種東西,每個網站都要有些密碼,又有一些字數大小寫的規定,最好拿張紙寫下來不然會忘記。)


寄送


接下來就是把紙本成績單寄送到美國囉。我用 DHL,到 7-11 寄送。

首先,我在學校給我裝著成績單的彌封信封上面寫上了 WES 的資訊。這個資訊在你填完資訊付費完畢以後會在網站上顯示給你看。

WES Reference No.xxxxxx
World Education Services
Attention: Documentation Center
64 Beaver St. #146, New York, NY 10004, USA

接著填寫DHL的寄件人/收件人資訊。DHL的線上寄件單會要求你要填寫寄件人資訊,我都是寫我自己的名字地址電話,跟學校無關。後來事實證明這樣OK,WES要的應該只是有鋼印/官印彌封的信封而已,他們的網站上也有列出可以跟學校拿彌封好裝著正式成績單與正名的信封,由學生自己寄到他們那裡。

收件人資訊的話因為 DHL 也有格式限制所以沒辦法自由寫,於是我參考上面一開始有提到的PTT留學版 WES 心得文 lashante 大大用的方式:

公司名稱:World Education Services
收件人:Documentation Center, WES Reference No. xxxxxx
地址:64 Beaver St. #146        郵遞區號:10004
城市:NEW YORK                  州/區:NEW YORK
電話:+1 212 966 6311   

WES官網上面並沒有寫他們的聯絡電話,所以我仿照lashante大大的方式就google了一下他們的電話,照抄上去。先說明我也不確定這到底是不是對的,不過總之最後我的認證是在期限內順利的完成了,如果有人有更正確或更好的方式的話歡迎補充說明。

順便推一下 7-11 DHL 的寄送服務,網站上說明還蠻清楚的,寄送時物品狀態也都更新得很迅速。當初怕delay所以就選最快到達的方案,2019/10時費用是900塊台幣。


寄送之後


寄送後就會進入一陣子的等待。

10/07用7-11 的DHL寄出,接著可以上 DHL 的官網輸入包裹單號看看送到哪裡。

10/09 DHL 官網顯示貨物已經在美國紐約簽收,同時 WES 官網 my account 那邊的資訊也更新為 We received your document(s). We are reviewing your document(s). 接下來就一直維持這個狀態了一陣子。

10/28 狀態更新成 All documents were reviewed and accepted. 下方也列出認證成績單的學校名稱與認證項目 (Academic Transcript/Degree Certificate),另外也顯示Your evaluation is due for completion on 05/11/2019

10/31 狀態突然更新為全部完成,電子成績單也寄出完成。點進官網 my account 那邊會看到有一個 View Electronic Report 的選項,點進去一看,裡面有學位資訊和成績,背景還有一堆 NOT-OFFICIAL 字樣的浮水印。這時候你就可以看到自己換算後的GPA是多少了。

之前爬文的時候有查到 WES 通知你 All documents were reviewed and accepted 也給出預計完成的 deadline 的時候會順便問你要不要多付 50USD 以加快審查速度,然後接下來狀態會變成 under final review and will be sent to your recipients 之類的狀態。

雖然我每天都有登上去看一下有沒有狀態更新,不過我印象中卻沒有這兩個更新的訊息。總之我的狀態是直接從 All documents were reviewed and accepted 跳到完成&寄出(而且還比他預計的日期提早了幾天)。


結論


WES 真的又貴又沒效率,有很多鄉民網友分享自己被 WES 雷或 delay、莫名不接受成績單、客服死不回信就算回了也只是 auto-reply、幾位認識的學長姐說這個認證沒有一兩個月是跑不掉的,爬文完以後真的有點驚恐。

我自己在10/09到10/28中間網站上my account那邊完全沒有update,寫信去客服問也都是過了好幾天才很沒誠意地回我模板訊息,官網上給的訊息又很模糊不清,讓我等得很急。雖然還好我自己最後算順利,不過強烈建議大家最好多留一點時間,最好至少要有一個月給WES成績認證。真的會delay到的話也趕快寫信跟申請學校說明看怎麼處理吧,通常學校在這方面應該會給點通融。

有些迷思說WES認證完以後成績會微幅上升,但好像並沒有。學校計算成績時有把我的體育課、軍訓課、跟那種很冗的倫理道德課程計算進去,不過WES應該有把他們扣除再計算,所以我的GPA從學校給我的3.70變成WES給我的3.62。敝系有些課程是上下學期各一堂算成一門課,上學期成績出來下學期還沒的話,WES好像也會沒算到。

而且每個學校計算成績以及將台灣習慣使用的百分分數系統換算成GPA時本來好像就有一點不同的標準,所以我就不確定他們的認證標準到底在哪邊了。他們的官網上有列出來。可以到這個連結搜尋Taiwan可以看到相關資訊。

另外,雖然我自己沒有被當過,但爬文以後有發現如果之前有被當過,WES的認證後成績單上面還是會顯示出來。


以上大概是簡單的心得。PTT以及網路上已經有不少WES的認證心得了,非常感謝大家願意無償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給惶恐的後輩們參考,我真的受到很多幫忙,所以在這邊也簡單分享一下自己的使用過程提供大家參考。希望疫情早日平息、也祝福大家申請留學都順順利利加油!


關於我申請研究所時使用WES認證成績單的心得分享到這邊結束,其他部分的心得,可以參考下面的連結:

研究所申請心得-3:SOPHAS

 作者:許承越


   photo credit to: unsplash


SOPHAS簡介


SOPHAS(Schools of Public Health Application Services) 是美國以及其他經過其他一系列評鑑認可過後的公共衛生學院學位的申請系統,如果要申請美國大部分的公共衛生相關的各種碩士博士學位的話,基本上都要從這裡申請。

優點是很多資料都只要交一份到這個平台就好,但這也是一體兩面的,CV和推薦信都是統一上傳到這個平台,所以不能特別針對學校進行客製化撰寫。(不過SOP以及某些學校特別要求的essay還是可以。)

雖然爬文看到前幾年這個平台的使用者回饋與心得好像不是很好,不過我自己使用的經驗是都還OK(我想他們可能做了些調整與優化),最後也順利地完成申請學位。

寫這篇心得的時候由於距離當初送出申請有一點時間了,所以有些細節記得不是那麼清楚,不過有盡量把重要的事情補充在這邊。網路上與PTT留學版上也有不少心得,大家可以多搜尋參考。以下就簡單介紹一下這個網站的使用經過與一些小心得。


介面介紹


申請帳號以後點進去,可以看到整個介面



首先最右上角的框框就是你的名字與SOPHAS CAS ID,可以記得這組數字,之後與SOPHAS或要申請的學校寫信溝通時可以附上這個編號。這個申請平台主要把東西分成四個部分:My Application/Add Program/Submit Application/Check Status。

接下來我就簡單按照順序講一下每個部分的注意事項:

Add Program


一開始點進來的話,可以先選Add program這邊,可以選擇自己要申請的學校與學位。有些學校只接受你申請他們的其中一個學位,有些接受多個。

下圖中上面紅色框框可以選你想要的學校,下面是filter調整你的搜尋條件,然後就會列出各個開放申請的學位。按下你要申請的學位那欄最左邊的藍色加號,選好了以後回到My Application那邊就可以看到你要申請的學校學位。


My Application


大家應該會花最多時間在這邊,My Application又切成四個部分如下圖中所示:


可以看到圖中四個部分他都有寫幾分之幾,基本上其實就照著上面的指示填好該填的東西,完成了以後都會打勾、上面也會顯示你完成了多少。

Personal Information


主要就是填寫你的姓名生日國籍種族聯絡資訊等等族繁不齊備載,很快就可以完成。

Academic History


裡面會有三個項目:Colleges Attended, Transcript Entry, Standardized Test。主要是讓你登錄自己的大學校名以及英文考試成績。

台灣人申請的話應該是填上自己的大學學校就好,SOPHAS不要求美國以外的大學在這邊輸入自己的成績,所以只要填Colleges Attended那邊即可,Transcript Entry那邊可以忽略。(除非你在美國念大學。)

台灣的學校成績單主要還是經由WES寄送到SOPHAS,也可以從Colleges Attended下面那邊order WES evaluation。

外,standardized test是讓你填寫你之前英文考試的成績,就簡單填上自己考試的日期跟分數(也可以填上預計考試的日期),但是這應該只是讓他們可以比較方便看到的而已,正式的成績單還是需要從GRE或是TOEFL的官方網站寄送到SOPHAS,這部分可以再從主畫面右上角Check Status那邊確認SOPHAS那邊有沒有收到你的成績單。

Supporting Information


這邊最重要的就是推薦信、CV、以及其他特殊事蹟獎項填寫。

Recommendation:從這邊填推薦信撰寫者的信箱,會由SOPHAS寄送一個認證信過去給他們,完成以後上面會顯示完成+完成日期。
Experience:這邊讓你寫Employment/Research/Volunteer的經驗,但我這個部分是選擇不填寫。
Additional Experience:讓你列出academic以外的經驗,但這個部分我也是填無就跳過了。
Achievement:讓你填寫得過特殊獎項的經驗,但是小魯我沒得過什麼厲害的獎項,所以一樣填無、跳過。
Documents:在這邊上傳自己的CV。

另外我剛剛打開來看這邊還新增了COVID-19 Transcript Hardship,因應疫情,所以可以提出證明說現在還沒辦法給正式的成績單等等。

Program Materials


點進來以後應該可以看到畫面中最左邊那個框框的放大版,從這邊可以看到自己在Add Program以後增加的申請學位。



然後隨便點一個program,就會跳進現在這個畫面。每個program的畫面應該都是Home、Questions、Document三個部分

Home:學位介紹、申請資格、注意事項、聯絡資訊、各種重要資訊等等,寄送GRE或托福分數的學校代碼也可以在這邊連到學校官網看到。

Questions:通常學校會要你填一些基本資料,有點像問券調查等等(你家庭的經濟狀況、你有沒有申請過其他學位、是否有讀過本校等等)

Documents:各個學校的SOP就是到點進來在這邊繳交!另外如果學校有要求額外的essay之類的話,也是在這邊繳交。

Check Status

這邊會讓你看到你所有東西的狀態。


如果有什麼更新的話通常主畫面進去左邊也會有Notification,右上角的鈴鐺也會跳出訊息(比如SOPHAS收到WES的成績單、收到推薦信、確定送出您的申請等等。)

Submit Application

全部完成之後,就到submit application這邊付費送出申請,請注意送出之後上面的資料都不能更改了。

比較特別的是SOPHAS建議使用者完成上面必須文件以後就先送出,不一定要等英文成績單到了以後再送出(但英文成績單還是要在學校的deadline前寄到);他們同時也建議申請者最好在deadline的前2-4個禮拜就把所有東西確定好送出。

送出之後沒問題的話SOPHAS上check status那邊會變成上圖裡面verified的狀態,學校的admission committee應該就會寄信給你說他們有收到你的申請,通常會給你個一組帳號密碼讓你可以登入他們的學生系統。公佈結果的話通常會用該校的系統通知你錄取與否。


費用


報名費:第一間學校135USD,之後+50USD/ per program,以我申請六間學校為例,就是135+50*5=385USD。

寄送GRE成績單費用:127USD/per school

寄送TOEFL成績單費用:20USD for SOPHAS


總結


CV:交一份就好,不能針對學校客製化。

推薦信:通常要求三封,不能針對學校客製化。

SOP:每個學校一份,可以針對學校客製化。

寄送學校成績單:SOPHAS要求WES認證的成績單,關於WES的認證可以參考我上面的心得。

寄送英文考試成績單:首先確定自己的名字拼音正確無誤,然後就上GRE和TOEFL的官網寄送成績單。就我自己申請的過程而言,每個學校都要求要個別寄一份GRE的成績單到他們的代碼、但是TOEFL的只要寄一份到SOPHAS上面就好。(除非學校有另外再要求。)從GRE與TOEFL的官網寄出成績單後,我記得過沒幾天SOPHAS上面就顯示出來了。


結論&心得


總之SOPHAS上就是要交所有你申請學位需要用到的文件與資料,不過基本上其他領域的學位通常要求的東西也差不多就那些。

SOPHAS的介面還算友善,指引也都蠻清楚的,只是想說分享一下自己的過程讓大家有更多資料可以參考。

中間發生比較麻煩的事情就是,WES那邊說已經寄出電子成績單給SOPHAS了,但是SOPHAS這邊的官網上說收到以後大概要10個工作天才會把WES認證的成績單更新到檔案裡面,不知道為什麼會拖這麼久。

我自己的話好像是12個工作天才更新上去,後來用他官網的即時訊息回覆messenger詢問,問過兩三個客服有時候給的答覆會不一樣,有點傻眼。

後來直接寫信過去問,然後隔天就看到我的成績單被更新上去了。除此之外使用上的過程大致上都蠻平順的,有疑問的話畫面右上角帳號那邊可以點進help center,裡面的資訊都算清楚。後來沒什麼大問題,申請也算順利完成,不過還是建議大家最好多預留一點時間完成所有需要的東西。

以上大概是簡單的心得。PTT留學版以及網路上已經有不少WES的認證心得了,非常感謝大家願意無償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給惶恐的申請者們參考,我真的受到很多幫忙,所以在這邊也簡單分享一下自己的使用過程提供大家參考。希望疫情早日平息、也祝福大家申請留學都順順利利加油!


關於我申請研究所的SOPHAS使用心得分享到這邊結束,其他部分的心得,可以參考下面的連結:

研究所申請心得-2:留學文件準備

 作者:許承越


   photo credit to: unsplash

本篇為我申請研究所的留學文件 SOP、CV、推薦信的分享;其他部分心得請參考本文最下方連結。

申請學校要準備的文件類型大同小異。SOP、CV、推薦信、英文考試是幾乎無論科系所有program都需要的。

(至於不少學校會要求的WES成績單認證、以及公共衛生學位申請專用的平台SOPHAS的心得,可以看我的WES使用心得SOPHAS使用心得。)



留學文件的撰寫參考哪裡?


  • 自己認識的幾位申請上MPH學長姊的文件內容。

  • 網路爬文、PTT留學版的重點分享。

  • Cantabenglish網站上的資料(點我看連結,非常推薦這個網站,CV、SOP、推薦信準備重點都很值得詳讀)。

  • 另外各個學校的網站上應該也或多或少有一些寫申請文件的tips,我自己沒有特別去研究,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



Statement of Purpose (SOP)


顧名思義,闡述你來申請的目的與目標。也可以說是以時間為軸,把你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事情全部串連起來,告訴評審委員會為什麼一定非我不可。

撰寫SOP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在有限的字句內,有力地闡明:我是誰?我的生命歷程是什麼?我的未來要什麼?為什麼我非這間學校不念?為什麼這間學校非得選我才行?

練習將自己所有的經驗與想法精煉成最具體、最有說服力道的文字與故事。撰寫過程非常燒腦痛苦,但是正因為字句有限,所以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從中會有很多收穫,並且學會如何簡潔扼要、卻流暢而充滿力道地表達自己最深處的想法。

這是一個會讓你好好沈澱自己與省視自己、並且從中學習與成長不少的過程。

我自己的寫法是大概是這樣:

首先簡單寫自己為什麼想念這個學位,然後接下來每段大概的寫法都是:

我做/經歷了什麼事情
有什麼啟發:學到什麼、發現自己有什麼不足
為何想要多學一點公衛知識、這些經驗對於我想念這個學位有什麼影響
發現自己有什麼能力可以善用、想到自己可以再多做什麼
下一段的開頭:我做了/經歷了什麼事情,然後.....
重複過程


我撰寫時每段都盡量是有關聯的,可能上一段的總結就是啟發我做這段內容的原因。

幾段之後總結我的目的與想法,強調為什麼我要唸這所學校(就依照各個學校的資訊客製化,說明有哪些特別的地方吸引我),並且說明我的未來目標與是什麼、為什麼來這所學校念公共衛生碩士將會是我職涯規劃的重要轉折。

因為字數有限,所以最好起承轉合都是有連貫與呼應的;盡量像上面說的一樣,用時間當軸線串起你生命中所有重要的歷程,每件事情都互相影響,最終指向一個清楚的目標:沒有比我更適合來唸這個學位的人選了!

另外,每個學校限制長度都不太一樣,可以先寫一份自己最想去學校當模板來寫,然後再拿來增長或縮短跟修改。

關於撰寫SOP,網路上也已經有各種精華文章了,也可以到PTT留學版上,也會找到很多厲害的神人分享經驗,看完會五體投地也會學到很多。

一樣附上上面非常推薦的Cantab English的SOP撰寫注意事項(連結在這)供大家參考。


Curriculum Vitate (CV)


CV相較我其他文件花了較少時間準備。

自從開始有想要出國進修的念頭以後,我自己的習慣是參加過什麼活動、擔任過什麼工作都會稍微記錄下來,並且定期更新我自己的CV,以預留給臨時出現的機會使用。所以這次申請我其實只是把我舊的CV更新、重新排版而已。

關於CV的撰寫網路上已經有很多精華文章了,我就不特別贅述。

因為篇幅有限,我沒有把所有的經歷都放上去,都是按照時間跟經歷性質簡潔地描述最重要的部分。大家如果有很多經歷要寫的話,我是覺得衡量一下,擺上你覺得最重要跟最有相關性的部分就好。

一樣,參考看看我上面提到的Cantab English的CV寫作教學(連結在這),整理得很棒。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LOR)


找推薦信的人選,我覺得在台灣有一個要考慮的是,這個人到底是不是願意「親自」幫你寫推薦信,或是要你自己先寫完給他改?

因為其實理論上應該是要讓幫忙寫推薦函的人通自己親自寫,而且現在很多給推薦信的系統都不會讓申請者看得到自己的推薦信(直接寄連結給推薦者的email讓他們填完直接送出),所以:

先確定人選

找到願意幫自己寫推薦信的人選後,先確定他是不是要幫你親自寫還是要你自己擬稿以後給他修改就好。無論是哪種方式,都要先確定好大概要請推薦人幫忙寫什麼、舉什麼例子等等,並且清楚交代需要他幫忙的時間與事情,然後適當時間要提醒一下。

如果由你自己來寫,那要注意稍微換個語氣跟敘述方式,不然會感覺都一樣。

所以請誰來寫比較好?

至於一定要是大咖或是畢業校友推薦信才夠力嗎?我覺得大家好像都有這個迷思。

當然,如果剛好你都找得到他們也可以寫得出你具體跟他們工作/相處過的經驗,一定是大加分。

但是如果某個大咖跟你根本就不熟,可能只是受了你的上司或師長所託幫忙寫,那那樣的推薦信一定也只是流於形式的罐頭內容普通推薦信了。

相反地,很多申請上的人都說過自己的推薦信也不是找大家都知道的名人來幫忙寫,但是只要合理、夠清楚夠具體,一樣可以協助你順利申請上學校,畢竟推薦信最重要的還是讓學校以不同的角度評估你與分析你。

所以我覺得最好是都找不太一樣的人,用不同的面向來切入,讓你想申請的學校可以用更全面的角度來評估你。是否很有名或是不是大咖都不是重點,重點還是瞭解你的程度,以及真的有跟你合作或相處過的具體事宜,寫這樣的推薦信才夠力。

至於推薦信適不適合由家人/親戚來寫?我個人覺得沒什麼差別,問過幾位申請上MPH的人他們也都說覺得只要內容合理、可以具體描述很有說服力的例子的話,倒是無所謂。

而且還可以自己坦白說,因為我是他的某某某,所以看他從小到大,非常了解他的能力與動機等等,it gives me an unique perspective on him,等等。重點還是他夠不夠瞭解你、能不能在推薦信中寫出很具體以及有說服力的內容。

記得先找好備案

如果允許的話,最好先想好備案。

萬一幫你寫推薦信的人因為各種奇怪的原因或太忙而臨時不幫你寫了,你要找得到另外的人願意幫你寫,用他的身分來寫也合理。

(因為我還真的遇到這種情況……還好當初還有預留多一點時間,有順利找到別人,最後勉強在預計時間之內完成。)



我的三封推薦信都是自己擬搞,然後再請推薦者修改與寄送。分別是找:

學校醫學院的院長,本身是急診科醫師+ Harvard MPH。寫我如何代表學校參加活動、在學校如何幫他以及學弟妹辦活動、自己擔任我們活動的顧問時看到我的表現等等,以及用自己念MPH的經驗分析為什麼我很適合去念。

醫學系上的兼任教授,本身是內科醫師+台大公衛學院醫管碩士。寫我在課堂上的表現、態度、對公衛議題的興趣以及學習能力等等,來分析我為什麼適合念這個公衛的學位。

之前我做過internship的國際NGO的副秘書長,越南人,是公衛學者。寫我在實習過程中做過哪些工作內容、以及協助組織舉辦年會的表現、對公共衛生議題的熱情與了解等等。


要不要潤稿

至於要不要請人付費潤稿我覺得因人而異,不過無論要不要找付費的潤稿,上述文件盡量早點完成留點時間,一定要找人幫你看!

畢竟自己在準備的過程中一定會有盲點,請別人來看提供一點不同的意見會更好。

但找太多人也會讓自己心很亂,所以我覺得找兩到三個人來幫你看即可。最好是對你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也對你要唸的領域有一定瞭解的、加上有一定以上的英文程度(當然也要願意跟你討論)。

我的SOP、CV、推薦信全部都是爬文找資料後自己想自己寫,再請去念MPH的台灣人前輩與外國朋友都看一次給一些內容上的feedback,最後才請人潤稿。

潤稿我找線上付費網站Topadmit,沒有特別指定哪個人幫忙潤稿。可以在一開始寫清楚自己的要求、希望怎麼修改等等,整體而言還算滿意,回信的速度也很快,我覺得有修過差蠻多的,字句看起來都更精練也更有說服力,文章的流暢度也有差別。

雖然真的有一點小貴 (但他常常會有一些折扣活動),不過我自己感覺交給專業的處理果然還是有差,付點錢換取自己文件的品質其實還蠻划算的,大家可以再衡量一下是不是真的要找付費的潤稿。


關於我申請研究所的申請文件撰寫心得分享到這邊結束,其他部分的心得,可以參考下面的連結:

研究所申請心得-1:基本資料、動機與選擇

 作者:許承越


   photo credit to: unsplash

本篇為我申請研究所的基本資料以及動機與選擇的分享;其他部分心得請參考本文最下方連結。


Program: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2020-2021


Admission 

(按照收到錄取通知的日期):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 2019/12/19收到錄取通知
    • 2020/01/24收到Centennial Scholarship通知
  • Emory University 2020/01/17
  • Columbia University 2020/02/19
  • UC Berkeley 2020/03/26

Rejection

Harvard University 2020/02/23

Withdraw

Yale University

Decisi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BACKGROUND


Education

Bachelor of Medicine, Chung-Sh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4-2020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GPA: 3.62/4.0 for 1st-5th year (WES認證前3.7/4.0)

Test score

GRE: Total 329 (V161 Q168 AWA4.0)
TOEFL: Total 106 (R29 L28 S25 W24)

Work/Special Experience

見習醫師2 years 
亞洲健康識能學:Internship 1 year
台灣醫學生聯合會:對外副會長(同時兼任代理財務長)、公關部部長各1 year
世界醫學生聯盟:亞洲太平洋區對外發展助理 1 year、2018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技術會議世界醫  學生聯盟代表團成員

Publications

Nil

Scholarships and Awards

Nil


申請動機


其實一直以來都有想要到國外念書挑戰看看的想法,但原本只是單純想說等臨床訓練到一定程度以後再出國進修。

不過開始參加台灣醫學生聯合會的活動與交流後,覺得有很多收穫,想進一步做更多而開始擔任職務、辦活動,結果發現自己對很多行政事務還有公共衛生議題蠻有興趣的,加上後來聽到一些認識的學長姐回來分享留學念MPH的經驗而知道了有這條不一樣的路可以選擇,不但可以完成自己想出國念書的夢想,也希望可以進修多一點公衛流病生統的知識。

所以開始累積自己各種可以放在CV/SOP上的經驗,希望趁有機會時去開闊眼界與學習,看看能否獲得更多不同的想法與能量。

至於為什麼選擇這個時間點呢?

大部分醫學系學生畢業之後還是可能先開始臨床訓練,然後才會開始念研究所或是申請醫院計畫出國進修等等,而這也是比較多前輩與師長的career pathway。

不過最近幾年也開始有些學長姐會一畢業就先出國念書走上臨床醫學以外的路、或者念完書再回來開始臨床訓練。(我自己對於臨床醫學還是有興趣的,所以應該會念完書再回來繼續接受臨床訓練)

每個人對於選擇出國時間點的看法都不太一樣,有醫師聽到我要出國就不太認同地說你不好好當醫生還沒有累積好臨床知識與經驗就去做這些會不會很沒有方向?也有醫師聽到就很讚賞說年輕人有機會一定要多看看不同的東西多累積不同的經驗,學點不同的東西回來看看自己本業一定會更有想法。

其實兩種想法我覺得都沒有錯;如果真的要出國,不同的時間點都各有優缺點。

比較年輕時去優點可能就是機會成本較低(放棄一兩年的薪水跟十年後放棄一兩年的薪水差很多)、比較年輕、沒什麼負擔、想法可以很彈性、回來臨床訓練比較可以一鼓作氣不會中斷(也比較不會有PGY接上R的內招或卡位問題);但缺點就是醫學知識與臨床經驗相對沒有那麼扎實,有時候比較不知道方向(但換個角度想可塑性比較高?)。

多經過一些臨床訓練後再去的話,優點就是已經對自己的領域有一定的瞭解,進修的東西跟自己未來的職涯有比較強的相關、所以直接的幫助比較大;但缺點就是這時候有很大機會已經有家庭、要照顧父母或小孩所以負擔比較多,也比較可能會牽涉到跟醫院之間工作合約或是未來發展去向的問題、又或者醫院真的支持你去你也要還醫院、或是醫院要你學的是他們需要的不一定是你真的想要的,等等(而且這種公費機會現在好像也越來越少了QQ)。

而且,想進修的話,在台灣也有很多好選擇,也不像出國唸書要中斷臨床工作一陣子。所以主要還是看你要怎麼衡量!


至於為什麼選擇Johns Hopkins


一開始申請學校時,我把 Johns Hopkins 與 Harvard 都列為最想去的學校;但當 Johns Hopkins 告訴我說他們願意給這份學費減免的獎學金時,Harvard 還不知道到底何時才會通知結果,可是 Hopkins 的獎學金回覆期限就在不久之後。

(順帶一提,收到獎學金通知的 email 時就是2020的除夕那天。那天晚上在家吃飯喝了很多酒有點醉,想說靠在窗邊吹吹風滑個手機醒一下酒,沒想到一打開 email 整個瞬間酒醒 XD)。

雖然哈佛各種頂尖學院的 networking、以及 Boston 大都會區的魅力、加上哈佛大學本身的名望都很吸引人,但後來仔細比較一下課程,我覺得 Johns Hopkins 在公共衛生與醫學上世界頂尖的聲望、評價良好的教學品質、自由又彈性的課程安排與內容,好像比較吸引我。

這時與我的好朋友,來自比利時的 Dr. Dominique Vervoort 聊了一下。去年完成在 Harvard 的fellowship以後,現在正在 Johns Hopkins 念 MPH-MBA 的 dual degree。他說他原本打算就繼續留在 Harvard ,不過某次他要到 Washington DC 開會,一時興起突然寫信給 Hopkins MPH的辦公室,說明自己是誰、申請上了正在決定要不要來、這兩天有空過去的話不知道可以找誰聊聊。

沒想到辦公室過幾個小時就回信,還幫他把這兩天的行程都安排好了。幾點到哪間辦公室找哪位教授、幾點到哪間教室找哪位學生、幾點到哪個實驗室跟研究員談談,都幫他規劃好了。

他嚇了一大跳,然後這趟旅程結束後他就被圈粉了,就來到 Johns Hopkins 了,而且過得很開心。

加上在我猶豫的時候,MPH program 的主任再度寫信給我問我考慮得如何?並且告訴我他很樂意與我s kype 來聊聊。他用假日回我信,並且跟我約那邊平日早上的七點 skype 了一個多小時,很仔細地介紹 Hopkins MPH 特色與內容。跟他聊完後我也整個被圈粉!

最後主任問我我擔心的點是什麼?我也坦白跟他說我非常想去 Hopkins,但是我還在等 Harvard 的通知,因為我也很想去 Harvard。

沒想到主任馬上很輕鬆爽快地說,那就讓你延長獎學金的 deadline 吧,等你有消息再告訴我。當下我真的有點嚇一跳,但是也感受到他們很強烈的誠意與信心。所以聊完當天晚上我就果斷決定接受 Johns Hopkins 的 offer,不等 Harvard 了。

但好笑的是,其實一個禮拜後Harvard就告訴我他們不要我。我後來都會拿這件事情自嘲XDD早知道早點接受,而不是在那邊煩惱半天很痛苦。不過也還好有在原本的期限內接受這份 offer 了,也算是對他們這麼有誠意的交代XD


關於我申請研究所的基本資料、動機與選擇的心得分享到這邊結束,其他部分的心得,可以參考下面的連結:

研究所申請心得

作者:許承越


    photo credit to: unsplash


研究所申請心得分享

(各部分心得系列請看本文最下方連結)

很榮幸可以拿到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的公共衛生碩士學位(Master of Public Health, MPH)的錄取,也很高興可以拿到學費減免的獎學金 Centennial Scholarship。

特別感謝我的表姊、同時也是Harvard MPH的李賦萱醫師,以及我的好朋友、現在正在JHU念MPH-MBA dual degree的比利時醫師Dr. Dominique Vervoort。謝謝你們很願意分享自己申請與攻讀MPH的經驗談與各種心得讓我更有方向,也非常感謝你們在我申請過程中總是不厭其煩地回答我各種瑣碎的問題以及給予許多寶貴的意見。

感謝爸媽與家人的支持、所有幫助過我的師長、女友的理解與鼓勵、還有好朋友們的加油打氣。

感謝有許多申請留學過的人不吝嗇分享自己的經驗與心得,尤其是PTT留學版上各種神人的分享與勵志的故事。也謝謝各位被我站內信過的申請過MPH的分享者,你們友善的回信給我了不少鼓勵跟幫助。

雖然準備過程中真的有不少想放棄的時候,但也有很多預想之外的收穫與成長。我之所以能很幸運地完成自己這個人生目標,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我是這個社會的既得利益者;希望我可以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件事以保持謙卑、更加努力。

祝福大家申請留學順利,另外也希望疫情早日平息、大家都健康平安。歡迎想討論任何問題、或有興趣想要申請的朋友們寫信到cyhsumd@gmial.com,或是直接在這邊留言也可以。

2020年9月25日 星期五

試驗的陽性與陰性

 

作者:許承越


    photo credit to: unsplash

從前陣子COVID-19疫情開始嚴重起來之後,每天有多少病例被「驗」出來就成為大家每天關心的大事情。但到底懷疑的病例有多少會被驗出來,以及檢驗出陽性的病例中,有多少是真的有得到這個病呢?也就是說,這個試驗到底可不可靠呢?



試驗的 信度 (reliability) 與 效度 (validity)  


在討論一個試驗可不可靠以前,我們要先瞭解什麼叫做信度 (reliability) 與效度 (validity)。

如果針對差不多背景的受檢對象,一個試驗每次得出的結果都可以得出差不多的結果,得到的數值都在一定的小範圍內,那們我們可以說這個試驗有好的信度reliability。

而效度validity,則是一個試驗分辨出受檢對象真實數值的能力,或者是分辨受測者到底有得病還是沒得病的精準程度,又可以分為敏感性(sensitivity)以及特異性(specificity)。

不過請注意,當然有些試驗信度與效度都很好,那當然是很可靠的試驗。不過信度好不一定效度好,反之亦然,效度好不一定信度好,例如有10位同學的體重都落在55-60公斤之間,但這個體重機怎麼量都是介於65-70公斤之間,可以說這個體重機有好的信度但是有不夠好的效度。



敏感性 (sensitivity) 與 特異性 (specificity)


  • 敏感性sensitivity:在一個試驗中,有得病的人口被正確檢驗出有得病(陽性)的比例。
  • 特異性specificity:在一個試驗中,沒有得病的人口被正確檢驗出沒有得病(陰性)的比例。
反之,在這個試驗中,有得病卻呈現陰性結果的部分被稱為偽陰性(flase negative),其值為1-sensitivity;而沒得病卻被驗成有病的部分被稱為偽陽性(false positive),其值為1-specificity。


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


那麼我們要怎麼知道檢驗結果為陽性的人之中,有多少是真正的陽性,以及檢驗結果為陰性的人之中,有多少是真正的陰性呢?這時,我們就要依賴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了。

  • 陽性預測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結果為陽性的人之中,真正陽性的比例。
  • 陰性預測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結果為陰性的人之中,真正陰性的比例。

所以,如果要相同的試驗方式去檢驗不同的族群,PPV和NPV會是相同的嗎?我們來比較看看:



答案是不會。因為PPV及NPV會因為受驗對象中的疾病盛行率不同而有所不同。從上面的推論可以看到,隨著疾病的盛行率上升,試驗方式的PPV會上升,而NPV會些微下降。

前陣子有不少人在爭論是否要進行普篩時,前副總統陳建仁博士(同時是世界級的流行病學家)有在自己的Facebook專頁上用很淺顯的方式解釋盛行率與檢驗結果準確程度之間的關係。原文在這邊提供大家去觀摩朝聖一下

同時他也有提到另一個重要的觀念,如果針對同一個族群使用不同specificity的試驗方式,specificity 越低,產生偽陽性的機會越高。

請大家記得,雖然PPV及NPV會因為人口中的疾病盛行率而變化,但是一個試驗方式的效度,也,sensitivity以及specificity,會是固定不變的,因為使用的是同一個試驗方式。

那如果是使用多個不同的試驗,綜合起來呢?

Two-Stage Tests 以及 Simultaneous Tests


那麼在診斷時,綜合使用不同測驗,sensitivity和specificity,會有差別嗎?

答案是會的,不過要看你要怎麼使用
  • Two-Stage Tests:也就是先進行第一次試驗,等試驗結果出來以後,那些陽性的患者會再被請回醫院做第二次(通常是比較昂貴或比較侵入性的)試驗。將這兩次試驗綜合起來算最後的sensitivity和specificity,也就是有病/沒病的人被正確診斷出有病/沒病的比例,sensitivity會下降、specificity會上升。
  • Simultaneous Tests:也就是同時進行兩次試驗,將這兩次試驗綜合起來算最後的sensitivity和specificity,也就是有病/沒病的人被正確診斷出有病/沒病的比例,sensitivity會上升、specificity會下降。
所以可以根據要篩檢的疾病特性以及希望得到什麼結果,來決定不同試驗綜合起來如何使用。

詳細推論過程有點複雜,大家有興趣再慢慢研究,這邊可以記結論就好。

總之,陽性、陰性、偽陽性、偽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都是很重要的概念,也是臨床人員在面對試驗結果與數據時的重要依據,在判讀時要弄清楚這些觀念。